Copyright © 2002-2014 http://www.newspaper365.org/ 电子报刊 版权所有
网站所登新闻、资讯等内容,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,未经书面授权,谢绝转载。部分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2月7日晚,一则题为“湖南醴陵24岁大学生在长沙被‘官二代公务员’活活打死”的网帖广为流传。2月8日下午,长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“长沙警事”发文称,1月30日下午17时许,长沙市河西观沙医院门口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,谢某(男,24岁,浙江某市一个体户)被郭某(男,32岁,长沙市一单位在编工人)所带犬只咬伤,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,郭某将谢某打伤后逃走。后谢某送医救治无效,于2月4日死亡。2月8日晚,长沙警方人士告诉记者,郭某并非网帖所说的公务员,而是长沙市安监局工勤人员,职业为司机。对于网上议论郭某家人为当地官员一事,他没有置评。双方于2月5日中午达成赔偿协议,郭某家属将赔偿受害方家属医药费等各项费用共计84万元。(据2015年02月09日 中国青年报)
http://news.sina.com.cn/c/2015-02-09/041931497537.shtml
事件因公职人员和“官二代”等敏感字眼撩拨公众神经,在仇官仇富情绪弥漫的当下,再次成为社会热点。
迄今警方透露的案情中,案犯郭斌的单位和身份被公开,但“官二代”身份至今成谜,与“我爸是李刚”事件后李刚在央视哭诉忏悔迥然不同,显然,警方目前不愿意披露案犯家庭背景,表明案犯家人无意公开道歉。
以郭斌工勤人员的身份,案发后其家人很快答应84万元巨额赔偿,可以想见郭斌家非富即贵,坐实了公众对郭斌“官二代”身份的猜想,公众也不难猜出郭斌家拿钱消灾的动机。
当然,32岁的郭斌作为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,一人做事一人当,警方有责任保护其家人隐私。
但既然舆论已经质疑郭斌的“官二代”身份,警方就不应该回避舆论关切,而应在是与否之间做出选择,以免公众无休止地猜测下去,令舆情持续发酵。
作为机关工作人员的郭斌,本该是遵纪守法之人,但从郭斌带狗伤人后打死人暴露的戾气来看,他的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存在联系,如果证实了郭斌的“官二代”身份,正好引发公职人员群体反思,避免更多“官二代”走入歧途。
《水浒传》里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句“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”,“替天行道”的梁山好汉,冲天一怒的对象许多是仗势欺人的“官二代”。
“官二代”作为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群体,从小继承权力衣钵,缺失依靠自身努力向上攀爬的动力,对芸芸众生难有悲悯之心,若家教不严,易出不肖子孙,留下“富不过三代”的教训。
《曾国藩家书》记载他写信给九岁儿子曾纪鸿的信:“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,余不愿为大官,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。”
现实中,许多人没有曾国藩这样的觉悟,不少为官之人信奉“有权不用过期作废”,希望利用手中权力福荫子孙,便有了许多父子兵、夫妻档、兄弟营等裙带关系网,令官场盘根错节,形成家天下,以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
许多刑事案件中,案犯的家底都被掀了个底朝天,不仅案犯工作圈生活圈被曝光,案犯家人也经常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。
中国也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传统,权贵家庭子孙犯案后,权贵多深藏不露,有关方面也极力遮遮掩掩。但在网络化的当下,刻意的掩饰可能挑逗起公众更持久的关注,引发社会猜疑,最终损害的是社会信任。
1983年严打时,开国元勋朱德的孙子朱国华因流氓罪被判死刑,这一案子后来被人反复提起,不知警醒了多少豪门子弟。
因身份遮掩引发舆论愤怒的药家鑫案,当年也曾出现“官二代”“富二代”的猜测,令舆论持续发酵,判处药家鑫死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,北大教授孔庆东也公开喊杀,令药家鑫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。后来披露的药家鑫之父药庆卫的身份和家境证明,药庆卫只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军代表,药家鑫算不上“官二代”“富二代”,但迟到的披露已经逆转不了民意的洪流。
我们不希望看到“官二代”打死人的猜测网上发酵,郭斌的父母应该勇敢地站出来,为教子无方说一声抱歉,以真诚的反省赢得社会的谅解。
2015-02-09
下载 | 图片 | 视频 |